“世界文学与当今时代”论坛探讨跨文化间的文学理解
2019-10-29 09:25:46
资料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卫诗实习生栾欣彦)8月14日,歌德学院(中国)在清华大学举办了“跨文化对话:世界文学与当今时代”论坛。德国伊朗作家纳维德·克尔马尼(Navid Kelmani)、清华大学王辉教授、著名作家余华应邀出席论坛。
纳维德·凯尔马尼首先谈到了他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文学是跨文化、跨种族的,世界文学无处不在。个人不仅是跨文化的桥梁,也是世界的中心和宇宙的中心。但与此同时,人们不应该对自己的中心地位沾沾自喜,而应该从自己的角度照顾他人。全世界的历史和文学都是人类的宝库。人们应该好好利用它们来照顾今天。
凯尔马尼认为,作者的任务是在当前快速全球化和人们文化生活经历不断趋同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感受。
余华称赞凯尔马尼是一个真正在写“世界文学”的作家。至于凯尔马尼的新作《沿着战壕穿越东欧走向伊斯法罕》,余华认为这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作品,值得一读。
谈到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彼得·汉德克,这三位学者也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凯尔马尼认为,汉德克在前南斯拉夫战争中表达了不同的立场,这引起了很大争议。然而,政治问题是复杂的,作家不能轻易得出结论,这很容易导致问题过于简单化的陷阱。
王辉说,不同地区的文化对南斯拉夫战争的理解也大不相同,受害者和犯罪者双重身份的纠缠使问题更加复杂。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彼得·汉德克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余华认为,人们持有不同观点的原因是,除了政治之外,还有超越政治的“人性”的存在。余华也同意凯尔马尼的观点。有不同结论的原因是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相关文章
- 2019-11-03 08:50:20 德国“毒香肠”后再现“毒牛奶”
- 2019-11-13 14:07:05 中国最具纪念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成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分水岭
- 2019-11-09 08:03:41 伏岭寻徽“味”
- 2019-11-01 17:31:02 苏州园林再获大奖!一分钟看她的“青春”靓影
- 2019-11-02 18:07:42 高青男子醉酒后脱鞋睡路边 交警帮其把家回
- 2019-11-18 08:02:57 全国首趟高铁诗歌列车开行“门卫诗人”与旅客分享创作心得
- 2019-10-27 18:40:37 你有拖延症?恭喜你,解药来了!番茄工作法让你告别拖延
- 2019-10-23 17:45:37 《追凶十九年》发"追赶时间的人"特辑
- 2019-11-15 16:56:28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金清大桥和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入
- 2019-11-16 12:24:11 弯腰,也是一种成功